Designer 設計·食尚
藝術家 - 李吉祥
●藝術家介紹
藝術家李吉祥1983年出生於南投埔里,2010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。為台灣新一代專攻寫實繪畫的年輕藝術家之一,過往作品常透過數位影像作為觀察方式與繪圖輔助,描繪人體形象被放大的細枝末節,探討從觸覺轉化到視覺的感知過程。
數位影像對於李吉祥來說不僅作為普遍的輔助繪畫工具,也進而影響到其創作的發展。隨著影像技術的演進,精確的擬真感滿足人類視覺對於幻象的渴望,也逐漸養成普遍類似的觀看習慣。李吉祥關注到相機鏡頭捕捉微距細節或是失焦狀態的成像特性,他選取了生活中所記錄的某些窗景模糊或失焦的畫面,透過畫作刻意模擬與強調影像的特性,失焦的再造形成了畫面中的開口,對觀者的眼光進行一種迅速的捕捉,也做為彼此之間溝通的橋樑。
●作品設計理念
窗花玻璃,常被運用於台灣民宅之中,其圖案是為了讓人無法直接窺見窗後的光景,兼具美化與透光的效果,是一種干擾卻不完全遮蔽觀看的材質。
我以窗花玻璃作為一種攝影鏡頭的概念,在現實中取樣,穿梭在住宅巷弄中,偶然瞥見某戶人家的窗戶,窗口不經意的擺設或是恰到好處的光線映照,提供了我許多創作上的靈感與想像。
隨著時光流逝,窗花玻璃也漸漸遭到新的建築淘汰,我以油畫的形式來呈現與紀錄這種逐漸逝去的光景,透過作品讓舊的觀看記憶得以用新的表現方式再現。用作品在新的空間開一扇舊的窗,現實光線透過窗戶與舊的窗花圖像之間營造出的氛圍,暗示著〝觀看〞本身隨著時代累積亦有著不同的意義。
藝術家李吉祥1983年出生於南投埔里,2010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。為台灣新一代專攻寫實繪畫的年輕藝術家之一,過往作品常透過數位影像作為觀察方式與繪圖輔助,描繪人體形象被放大的細枝末節,探討從觸覺轉化到視覺的感知過程。
數位影像對於李吉祥來說不僅作為普遍的輔助繪畫工具,也進而影響到其創作的發展。隨著影像技術的演進,精確的擬真感滿足人類視覺對於幻象的渴望,也逐漸養成普遍類似的觀看習慣。李吉祥關注到相機鏡頭捕捉微距細節或是失焦狀態的成像特性,他選取了生活中所記錄的某些窗景模糊或失焦的畫面,透過畫作刻意模擬與強調影像的特性,失焦的再造形成了畫面中的開口,對觀者的眼光進行一種迅速的捕捉,也做為彼此之間溝通的橋樑。
●作品設計理念
窗花玻璃,常被運用於台灣民宅之中,其圖案是為了讓人無法直接窺見窗後的光景,兼具美化與透光的效果,是一種干擾卻不完全遮蔽觀看的材質。
我以窗花玻璃作為一種攝影鏡頭的概念,在現實中取樣,穿梭在住宅巷弄中,偶然瞥見某戶人家的窗戶,窗口不經意的擺設或是恰到好處的光線映照,提供了我許多創作上的靈感與想像。
隨著時光流逝,窗花玻璃也漸漸遭到新的建築淘汰,我以油畫的形式來呈現與紀錄這種逐漸逝去的光景,透過作品讓舊的觀看記憶得以用新的表現方式再現。用作品在新的空間開一扇舊的窗,現實光線透過窗戶與舊的窗花圖像之間營造出的氛圍,暗示著〝觀看〞本身隨著時代累積亦有著不同的意義。